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六四章 志同九州高下见 言失一语异变生(下) (第5/6页)
恻恻的笑声响起,虽然气势明显弱于那三道啸音梵唱,但是却也没有被完全镇压。 那道笑声时断时续地渗透进庆云的耳鼓,似乎表达了一种不屑,抑或是威胁。 》》》》》敲黑板时间《《《《《 在这本书的敲黑板内容里,笔者提出过许多与主流声音不同的“奇谈怪论”。 比如人类三山起源说,以及华夏出昆仑的理念。 笔者曾经讲过,中华溯祖不能只限于平原农耕,更要去雪域寻找文明足迹。 关于这一点,许多“学院派”的读者可能会质疑笔者yy,证据在哪里?要拿证据说话啊! 好在我国勤奋的考古工作者们不断探索,一直有新的发现。 支持笔者理论的证据,越来越近了。 2021年9月27日。 对,就在今年。 国家文物局通报了稻城皮洛遗址的考古情况。 而《兰若蝉声》是在2019年9月27日发布的第一个预告章。 每一位读者都是预言的见证者。 为什么这样说呢? 因为皮洛遗址考古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现,遗址中出土了数百件130万年前的阿舍利晚期石器。这些发现为笔者的观点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。 所谓阿舍利石器是西方主流学说里一个炫耀优越感的名词。 他们认为在旧石器时代,存在一根文化界线——“莫维斯线”分割了东方与西方。在170万年到20万年前,东方的石器都是粗糙的砍砸石器,而精加工的开刃石刀,石斧是西方专利。从而得出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